阅读历史 |
背景色:字体:[很小标准很大]

第14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可守城的将领李纲不同意,这样屈辱的议和还不如不议,况且现在金军根本攻打不进来,只要等到宋朝勤王之师到来,金军自然不成威胁。

李纲不同意有用吗?当然没用,赵桓都要吓死了,现在有个能令金军退兵的最佳方法,为何不用?

两人僵持下,宋朝的勤王之师到了,他们谋划着夜袭金军军营,以求反击,未曾想被金军识破。

金军守将大怒,遣人责骂赵桓不讲信用,这下赵桓下定了决心,再也不动摇了。】

-

赵佶以前的宋朝帝王百姓们此时松了一口气,金军明目张胆派人来责骂,这等屈辱之态,赵桓总能下定决心抵抗了。

然而赵桓比之父亲赵佶可谓半斤八两,总能刷新大家的下限。

【他一定要给足金国赔款,同时为了安抚金军,还发自内心的尊称金国国主为伯父!】

-

“这孽子!”

赵祯气得吐血,他父亲宋真宗尚且只与辽国兄弟相称,且宋真宗还是兄,到了赵桓这就尊称伯父了,怎么不干脆学石敬瑭叫爸爸?!

又唤来侍人道:“通知宗室将适龄皇子带来宫中。”

他要重新选一个作为继承人,他四叔的后代忒差劲!!

若赵桓在此,说不定还会反驳,如果叫爸爸就能让金军退兵,那也不是不可以啊!

【于是守城的李纲被罢免官职,宋、金双方交割土地与钱财,可京城的学子百姓们不答应。

明明有抗金将军李纲,为何弃之不用,还要与金国签订这等耻辱条约,既下了宋朝脸面,又苦了宋朝百姓。

在群情激愤下,擅长摇摆不定的赵桓又怕了,他怕不复职李纲,百姓能将他从龙椅上轰下来。

最后李纲还是被复职了,之后李纲继续组织抵抗力量,金军眼看宋朝抵抗势力大涨,在接收了土地与部分赔款后,也就撤退了。】

-

“这宋朝的帝王怎么怂成这样,几次三番的,看得乃公肠绞痛。”

刘邦实在搞不懂赵桓的操作,若一力主战,那坚定抵抗就行;若只想做孙子,直接开大门迎接金军即可。

又抵抗又求和的,宋朝脸面何在?长此以往,宋朝可就跪在地上起不来了。

看着天幕,刘邦庆幸道:“还是乃公的后代有出息啊!”

丞相萧何也深以为然,汉朝后代帝王若都像赵佶赵桓之辈,还谈何强盛怎样驱逐匈奴?

【等到金人彻底退出大宋地盘,原本龟缩在一旁甚至想要逃跑的主和派官员又跳出来了。

他们觉得李纲顽强抵抗激怒了金国,于是纷纷上书弹劾李纲,赵桓也很同意主和派的想法。

就这样,刚刚率领众军成功抵抗金军围攻的李纲,居然被宋钦宗亲手贬谪出京了。

不过赵桓怎么都没有想到,正是他的这一举动,导致了后来自己的惨剧发生。】

-

平行时空中,正准备贬谪李纲的赵桓诏令都写好了,看完天幕后赵桓若有所思:

“来人啊,将刚才的奏折拿来,待朕修改一番。”

天幕说自己贬谪李纲后有惨剧发生,既然天幕都这么说了,那李纲就不能贬谪,还是先留着吧!

【几个月过后,休整完毕的金军又挥师南下了,这回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,且有了上一回濒临汴京城下的经验,金军这次可谓熟门熟路。

金军一路从北方南下几乎没有遇上任何阻拦,于是金军又一次兵临汴京城下。

本来赵桓依葫芦画瓢,像上回一样指挥军队顽强抵抗,等待勤王之师,也完全可以将金军抵挡在城墙外。

要知道汴京作为都城,防守工事都做得很到位,历任帝王登基后总要将汴京城墙等地方加固一番。

可赵桓不干了,他听从了朝中主和派的建议,觉得金军这次攻打宋朝,定然也是求钱财不为其他。

要钱的事能算事吗?他宋朝别的不说,钱够够的啊!只要不来打他,钱财什么的要多少给多少,绝对不带还价的!

有这想法还不算惨,赵桓最骚的操作是,他觉得金军只要赔款不要其他,各地勤王之师来京定会激怒金军。

于是连发几道奏折,拒绝各地兵马来京师,一定要安安分分待在原地,等他赵桓付完钱金军就能退去。

不得不说,赵桓的脑回路也真是新奇,亲手将自己的武力保障斩断这种事,一般帝王可做不来。

所以说在华夏历代昏君排行榜中,赵桓和他父亲赵佶一直稳居高位,从此时也可见一斑。】

-

“父亲!爹!爹!别打了!再打儿子就不行了!”

赵元份哭喊着在大殿内蠕动爬行,他子孙后代的孽事,怎能怪到他身上,他可是一天皇帝都没当过。

赵光义气得挥着鞭子满殿跑,赵元份委屈极了,什么赵佶赵桓的,又不是他选的继承人!

躲在一旁的赵恒窃喜,他就知道将四弟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